近年来,太阳河乡以党建为引领,以实干促发展,干群一心、勇挑重担、真抓实干,边陲小镇“华丽蜕变”,到处呈现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通讯员邹明镇
太阳河乡十大拐。
4月28日,走进恩施市太阳河乡,一条条产业路四通八达,一片片茶园青翠欲滴,一座座农家小院温馨和谐,俨然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画卷。
近年来,太阳河乡以党建为引领,以实干促发展,干群一心、勇挑重担、真抓实干,边陲小镇华丽蜕变,到处呈现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新作为 激发党建新活力
您今天感觉怎么样?要尽可能多吃东西,抵抗病毒对机体的消耗4月28日上午10点,太阳河乡卫生院,医生杨谨秋带领医护人员查房时,特别叮嘱重症患者张家碧。
张家碧患有肝硬化,重度贫血,常年需要到医院输血。住院期间,张家碧和医护人员成了老熟人。
温暖叮嘱,精心照料。该院党支部紧密结合爱岗敬业、真情奉献活动主题,开展系列特色实践活动,拉近了医患关系,提升了服务水平。
领导干部带头和家庭医生团队遍访门诊特殊慢性病患者;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做到无有效投诉,无医疗差错,无丙级病历;开展亲情服务,做到三个一(有一个喝水的杯子、有一杯热水、有一句暖心话),进行服务之星(爱岗敬业之星、服务质量之星、服务态度之星)评比活动
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不断扩宽,老百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有效提升。
新时代,新作为。在马林村76岁的老党员谭国明看来,为大家护好致富路是他的责任。
自2019年马林村西平组清润菊花产业路完成硬化以来,虽患有帕金森综合征,但谭国明一直坚持义务养护公路。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太阳河乡66名在家党员当选为各村道德理事会成员,为208名无职党员设置党务村务监督岗、政策宣传岗、文明新风尚岗、生态环境监督岗等10个岗位,让他们积极参与村务管理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
小岗位关系着大事业,基层战斗堡垒不断夯实,群众的幸福感有效提升。
新机制 提升干部新能力
4月29日清晨,太阳河乡社区党支部书记吴常伟正组织社区尖刀班、村干部碰头会,安排当天的工作任务。
早上开碰头会制订方案,分组工作,晚上碰头汇报完成情况。对吴常伟和他的队员们来说,早出晚归已是工作常态。
工作方式的转变,源于太阳河乡组织开展的一系列见习活动。吴常伟参加了该乡第一批见习副指挥长活动,不仅学习到了先进的工作经验,思维也更加开阔。
建立新机制,切实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履职能力。太阳河乡下发《关于全面开展扶贫干部能力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开展见习活动,全面提升扶贫干部脱贫攻坚工作能力。
年轻的李美蓉是参加第一轮五个二的一名后备干部。她表示,通过见习,收获满满。
2个月的见习,在2个不同业务办公室,参加了2次机关工作会,到村指导工作2次。李美蓉说,见习学到的都是干货。
分层指导,因人施策。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见习副指挥长,两委干部见习支部书记,后备干部见习机关干部。
见习活动不仅提升了干部的履职能力,更提升了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新能力。
宽敞的房间,整洁的厨房,干净的自来水家住太阳河乡社区的周世斌,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周世斌是低保贫困户,之前居住在靠山用岩石搭建的房子里,年代久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周世斌患有残疾,思想观念落后,社区干部多次上门宣传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老人不为所动。
2019年4月,社区两委干部多次研究部署,发动老党员和社区群众上门劝解老人。最终,周世斌同意了易迁方案。同年10月,老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惠民政策的落实落地,让扶贫干部和群众的心更近了,脱贫质量稳步提升。
新动能 激发干群新动力
大家仔细核对一下订单,装箱的时候不要装错了4月28日,太阳河乡马林村益贫电商中心,负责人向作洲和工人忙得不亦乐乎。
小土豆5箱,寄到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富硒茶5斤,地址是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说话间,手中的电话一刻也没消停。
连日来,向作洲接订单接到手软,富硒小土豆、茶叶、腊肉等土特产备受青睐。从前农村不值钱的土货,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城市餐桌上的香饽饽。
向作洲是青树子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太阳河乡益贫电商中心负责人。
成立合作社,发展蔬菜种植,从2012年开始,她便带着当地的留守妇女发展蔬菜种植。
随着电商的兴起,向作洲又开始经营电商中心,与全乡48个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让大山里的土疙瘩搭上互联网+快车,奔向广阔市场,去年销售额100多万元,带动了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向作洲只是众多创业者的代表之一。
村民肖华2013年回乡创业,成立发扬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流转土地,发展蔬菜种植,目前已有基地1000余亩,累计带动贫困户80余户,贫困户每年人均增收5000多元。
每天有80元工资,一年挣万把块钱不成问题。发扬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后,村民刘昌桂和周边百姓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2017年,马林村返乡创业人士徐青山,投资200余万元修建了硒坪民宿,2019年4月30日正式营业,接待了23个省份的游客;家住白果树村蜡烛顶组的陈金鱼,依托文化游避暑游疗休养游,在石乳关小区路旁卖腊肉和土鸡,一天收入最多有万余元
脱贫攻坚战打响了,创业的活力激荡起来,在太阳河这片热土上,一个走出去和返回来的双向良性循环正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