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成果完成人:杨成龙、邓思珊、吴小平、黄颖颖、陆东和
联系人:杨成龙
联系电话:0591-83839020
简介:
红曲霉是我国特色食品微生物资源,红曲色素是国际最大天然色素产品之一。为抢救性发掘保存红曲霉种质资源,促进红曲产业发展;针对种质资源逐渐散失、分类鉴定不清、发酵技术落后等难题,课题组自2003年起对红曲产业现代化改造开展多学科系统研究,取得主要成效:①建立红曲霉菌种资源库,结合传统的培养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试验,引入分子标记技术序列分析,建立了红曲菌分类鉴定方法;②研发出高色价和高色低毒红曲米培养技术,规模生产固体红曲米产品色价达5800 U/g以上;高色低毒红曲米产品色价达4000 U/g以上、桔霉素含量低于10mg/kg;产品得率36%以上;发酵周期≤8天;③研发出一种生产桔黄色红曲米的发酵工艺;桔黄色红曲米产品色价达4500 U/g;色调明亮(A500/A388≤0.38);产品得率为35%以上;培养周期7-8天;④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个。
应用推广与市场前景:本技术成果已在福州隆利信、古田程久两家红曲专业生产企业实现产业化应用。至2015年3月止,累计生产高色价红曲米5700吨、红曲红色素220吨,累计新增产值1.689亿元,累计新增利润税3830万元,各家出口代理商累计创汇1216万美元,高色价红曲米的产量占国内同期的50%以上,出口量占80%以上,有效带动同类企业技术提升和产品升级,特别是对原产地古田县的数百家红曲生产企业和作坊的产品品质提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