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富硒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发布

重庆江津区(中国生态硒城)

时间:2019-04-02 作者: 来源:

江津区,隶属重庆市,位于重庆市西南部,因地处长江要津而得名。江津区为“中国生态硒城”,先后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等荣誉称号。

富硒土壤

江津全境按照高硒、中硒、低硒三级分类标准,江津区土壤总体处于中硒偏高硒水平,中硒水平以上土壤占90.21%。其中,中硒土壤占73.76%,高硒土壤占16.45%。

江津区硒资源含量适中、分布合理,适合大规模发展富硒种养业。

中科院地化所1994年和2012年两次检测表明,江津区大部分农产品富硒。其中豆类、茶叶、花椒和大米四大类农产品,达到富硒水平的占比分别为76.4%、63.64%、63.3%和56.0%。参照国家标准,大米的富硒比例高达75.3%。中科院地化所检测中还发现,江津区的水产品及畜禽几乎全部富硒,其中鲜活鸭、鲜活鱼、鲜活羊、鲜活鹅均100%富硒,鲜活鸡98.82%富硒,猪肉60%富硒。

江津区出产的农产品大部分富硒。这些农产品硒含量适中,长期食用既可以补充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硒,又不会导致硒中毒。

富硒产业

2012年,江津成为全国幅员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百岁老人分布最均衡的“中国长寿之乡”。解读长寿密码,土壤富含硒元素是重要因素。为此,区委、区政府坚持“富硒富民”,走以富硒产业为核心的现代特色效益农业之路。同年7月,江津区确立了未来5年以“一个现代农业园区、一大富硒特色品牌、五大支柱产业”为重点的“115”农业工作思路。“富硒产业”正式纳入全区农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3年底,全面发力推动富硒产业发展,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5名区领导任副组长、20多个职能部门“一把手”任成员的江津区富硒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区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2017年高达3000万元,专门支持富硒产业发展。

2014年1月,参考江津及全国其他地方数据的《重庆市富硒农产品地方标准》发布。同时,江津制定了《2014-2020江津富硒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区财政5年来安排6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富硒产业发展。

2016年5月,《关于加快富硒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措施相继出台,涉农部门和各镇街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身富硒产业,全区上下兴起大抓特抓富硒产业的热潮。当年,富硒农业产值达到40亿元、增长21.2%。“富硒江津·长寿之乡”成为重庆新名片。

江津区重点发展粮油、花椒、茶叶、蔬菜、果品、畜禽、水产和中药材等8大类富硒产业。现已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40万亩、水产基地3.5万亩,富硒畜禽年出栏超过500万头(只)。

培育“福音”“骄王”“ 硒客来”“ 康崃硒”等富硒特色品牌37个,富硒商标总数达到112件,拥有地理标志产品2个。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产地及产品总计218个,总量居全市首位。

引进鲁能、锦程、两江艺农、中粮集团、山东鲁花等100余家大型农业企业,全区参与富硒产业的各类生产经营主体超过3000家,占全区涉农市场主体的60%左右。

在重庆主城等地开设富硒农产品体验店32个;建成 “重庆富硒网”,在京东商城开设“江津生鲜馆”,预计今年可实现电商销售额2.5亿元,增长62%。羊儿山”富硒土鸡蛋卖到5元/个,“石蟆硒”富硒大米最高卖到150元/斤,猫山富硒茶叶最高卖到1000元-8000元/斤,富硒产品购销两旺。

为了让富硒产业发挥更大的产能效益,长远规划必不可少。在江津区的规划中,到2020年,全区实现富硒年产值100亿元,其中富硒农产品加工产值24亿元。